
当第一缕晨光染红天安门广场的国旗,当云南斗南花市的玫瑰与五星红帜共舞,当"鲜花漫游"巴士载着欢笑穿梭在滇池绿道——2025年的国庆,正以多元而鲜活的姿态,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铺展成一幅流动的画卷。这个国庆,我们既能在文旅盛宴中触摸时代脉搏,也能在平凡坚守里读懂家国情怀。
文旅融合:一场跨越山海的节日狂欢
今年国庆恰逢中秋,8天长假叠加"拼假攻略",催生出12-16天的超长假期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,全国将举办超2.9万场次文旅活动,发放4.8亿元消费补贴,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已然启幕。
在昆明呈贡,"春城·花点时间"花卉文旅焕新计划成为节日新亮点。云南花里公园27场"花开声音"自然音乐会,让花香与旋律交织;斗南花市的"星空花影"露天电影展映,用光影讲述时代故事;而全国首创的"鲜花漫游"双层巴士,以2.5元的亲民票价串联起花卉交易中心、湿地生态与古村落,成为流动的城市风景线。这种"花卉+文旅"的创新模式,正是新时代文旅融合的生动注脚。

长线出游热潮持续升温。美团数据显示,国内包车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15%,成都、三亚、乌鲁木齐位列租车订单量前三甲。从长白山的初雪到西双版纳的雨林,从敦煌壁画到江南古镇,中国人用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同时,也在沉浸式体验中传承着文化基因。北京大运河音乐节、丽江千古情等文旅演艺项目的火爆,更印证了"跟着演出去旅行"已成为新的消费趋势。
文明实践:平凡岗位上的家国担当
国庆的底色,不仅有热闹的庆典,更有默默的坚守。在"迎国庆·文明实践我行动"主题活动中,北京通州区的非遗传承人在大运河畔展示传统技艺,医疗志愿者在景区设立义诊摊位,用实际行动诠释"奉献"二字的重量。这种"接地气"的文明实践,让爱国情怀从口号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生活场景。
滇池绿道上的亲子定向活动同样令人动容。50组家庭沿绿道完成识花识鸟、环保知识问答等任务,在自然教育中融入爱国主题答题。当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迹在"文明呈贡 祝福祖国"签名墙上写下名字时,家国情怀的种子已悄然萌芽。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所说:"给孩子最好的爱国教育,就是让他们看见祖国的美好,并懂得守护这份美好。"
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,还有无数人在岗位上度过假期。边防战士顶着寒风守护边疆,医护人员24小时待命,铁路工人保障着千万家庭的团圆路。他们的坚守,构成了国庆最温暖的底色,也让"家国"二字有了更深刻的内涵。
我的国庆日记:小确幸里的大时代
其实,庆祝国庆的方式不止一种。你可以选择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也可以留在本地探索身边的美好;可以带着孩子参加一场文明实践活动,也可以窝在家里看一部红色电影。重要的是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找到属于自己的仪式感。

或许是清晨在家门口的广场上,和大爷大妈一起唱首《我和我的祖国》;或许是带着父母去打卡城市新地标,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;又或许是在朋友圈晒出家乡的变化,用九宫格记录时代的变迁。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,正是我们与祖国同频共振的见证。
76载风雨兼程,我们的祖国正以蓬勃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。这个国庆,无论你身在何方,从事何种职业,都不妨停下脚步,感受身边的美好,致敬伟大的时代。因为每一个平凡的我们,都是祖国壮丽山河的一部分;每一份奋斗的力量,都在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章。
这个国庆,你有哪些难忘的瞬间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,让我们一起为祖国祝福!